丧葬一条龙,开一个白事一条龙要多少钱

殡葬资讯 0 1

开一个白事一条龙要多少钱

一、设备投资
开设白事一条龙服务丧葬一条龙,首先需要购置必要的设备,如灵车、冷藏设施、仪式用品等。根据市场情况和服务规模,这部分的投入至少需要10万元人民币。
二、流动资金
除了设备投资,还需要准备一定的流动资金,以应对日常运营中的各种开支,如丧葬用品的采购、员工工资、日常维护费用等。流动资金的规模取决于预计的营业额和周转速度,一般建议至少准备10万元人民币。
综上所述,开设白事一条龙服务,设备和流动资金的总额至少需要20万元人民币。

永远做你的大树阅读答案

永远做你的大树阅读答案
(四)阅读下面文章,完成18~22题。(19分) 
永远做你的大树
南方
①一转眼,父亲已年过七十,除了偶尔来城里小住,多半时间都和母亲生活在老家。二老将小院子拾掇得干净整洁,喂鸡养狗丧葬一条龙、酿酒做醋,日子过得有滋有味。 
②每年春节,他回一次家,来去匆匆,如同度假。有一年回家,父亲带着他走到山脚下,指着一片地说:“百年之后,安身之所。”这里葬着爷爷,他明白父亲选在这儿的用意。 
③他不想听父亲提到死,可也找不到合适的话。于是,忍着眼泪说:“将来我死了,也睡在你边上。”父亲愣了一下,说:“等你成了老骨头,得留给儿子才对。”父子俩笑了。 
④生死的话匣,自此打开后,再没合上。每次父子相见,父亲都会谈到刚去世的同龄人。父亲之前总是不肯请木匠做棺材,最终还是请人做了。 
⑤去年冬天,父亲忽然来电话,要到城里过年。他开心极了,驱车千里回家接父亲。临行前,父亲请邻居来喝酒。酒桌上,父亲骄傲地说,这次去城里就不回来了,他要去享福了。 
⑥那年的年夜饭,他和妻子说要在饭店吃。母亲嫌费钱,要在家里做。一向节俭的父亲,却破天荒要去饭店吃,还点了瓶家乡的好酒。父亲吃得尽兴,喝到微醺后还哼起了小曲儿。回到家,父亲却冲进卫生间剧烈呕吐。他以为父亲醉了,母亲悄悄说,这样呕吐,有段时间了。他一下紧张了,父亲却说吃点药就好,他便没怎么太在意。 
⑦转眼春天来了。那天深夜,父亲对他说,在街边看到花圈店写着“殡葬一条龙”服务,就跟着坐车去郊区的墓地看了看。“城里的墓地真大。有树有草有花儿的,真幽静。”父亲这么一说,他愣了,父亲则像个孩子似的继续唠叨,“我喜欢上那地方了,还想回头死了,当一回‘城里人’,你看行不?”他没有吱声,父亲声音变小了:“花不了多少钱,有一种树葬,挺好的。你放假去看一眼,把那树当作是我……”他始终没说话,父亲出去后,他却泪流满面。 
⑧半个月后,父亲让母亲做了桌好菜,等着他和妻儿回来。吃完饭,父亲咳嗽了两声,说:“我怕是不行了。我的病,跟村里去世的几个人一样。”随后,父亲拉了拉他的手说:“你妈,我就交给你了。”说完又把他的手,放在念高中的孙子手里:“我把儿子交给你啦。”第二天去医院一检查,父亲已是胃癌晚期。 
⑨他抱怨父亲隐瞒,又懊悔自己太大意。但父亲坚决放弃治疗,因为老家得这种病的人,最后都去世了。他没有坚持,因为医生也说,太晚了。 
⑩父亲弥留之际,他问父亲回不回老家?他摇头,说想做一回“城里人”。父亲去世后,按照遗愿,他将父亲葬在一棵松树下长眠。每逢周末,他和母亲去墓园坐一会儿。松树还小,父亲的名字刻在小石块上,只有名字,没有生平。但父亲分明在那儿,树一天天长大,这让他很踏实。 
⑪有一天,他问母亲,父亲怎么突然想当“城里人”?他怎么舍得那口好棺材?母亲的一番话让他泪如雨下。 
(选自2015年第4期《思维与智慧》,有改动)
18.第②段中说“他明白父亲选在这儿的用意”,父亲这样选择有什么用意?(4分) 
19.品读下面两个句子,说说句中加点的词语“愣”的表达效果。(4分) 
(1)父亲愣了一下,说:“等你成了老骨头,得留给儿子才对。”(第③段) 
(2)父亲这么一说,他愣了,父亲则像个孩子似的继续唠叨。(第⑦段) 
20.结合语境,比较第⑧段中画线的两句话在朗读的语气和蕴含的情感方面有什么不同。(4分) 
(1)你妈,我就交给你了。 
(2)我把儿子交给你啦。 
21.从全文看,父亲决定当一回“城里人”的原因是什么?(4分) 
22.结合文意,说说你对文章题目“永远做你的大树”含义的理解。(3分)18.一是按照习俗入葬,陪伴爷爷;二是自己提前选好安葬之处,以解儿子后顾之忧。 
19.(1)父亲没想到“我”会说出“将来我死了,也睡在你边上”的话,“愣”字既写出了父亲的惊讶,也为下文写他作出随儿子进城不再回老家的决定埋下伏笔。继续尽责的遗憾和伤感。  (2)语气诙谐,表现了父亲将要完成责任传承后的轻松和恋恋不舍。 
21.一是父亲觉得儿子在城里没根,他埋在城里,儿子就有根了,生活、工作就安心了;二是儿子回老家扫墓路途太远,父亲埋在城。  (2)父亲居然背着家人去看墓地,“愣”字既写出了父亲的举动出乎他的意料,也写出了他的不解,为下文揭开父亲要“当一回城里人”的原因作铺垫。 
20.(1)语气沉重,感情凝重,让他感觉到责任重大,暗含自己不能子就不用长途奔波了。 
22.①父亲墓地上那棵松树一天天长大,给了他心灵的安慰。②“大树”比喻父亲,父亲一生为儿女操心劳碌,就像大树一样为儿女遮风挡雨、遮阳纳阴,死后还以这样一种特殊的方式表达对儿女的呵护,表现了父爱的无私和伟大。

也许您对下面的内容还感兴趣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