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朝的官书对此地的风水备加赞赏,在《畿辅通治》唐山墓地、《清朝文献通考》等上都有记载。也就是说建陵在关内是因此地为风水宝地,可以永保帝运昌盛。
清东陵的风水宝地是谁指定的呢?是顺治皇帝定的唐山墓地。
在《清史稿》中记载“先是世祖校猎于此,停辔四顾,曰:‘此山王气葱郁,可为朕寿宫。’因自取佩牃掷之,谕侍臣曰:‘牃落处定为穴。’至是陵成,皆惊为吉壤。”就这么定下来了。看起来很有传奇色彩。不过在清人的记载以及乾隆的几首诗中都是这么写的
清代的陵寝以京城为中心,东有遵化的清东陵,西有易县的清西陵,这就为后代子孙选址带来困难。按理说应当都随了雍正葬在西陵,但是首先乾隆就不愿意,他自己是看上了东陵的胜水峪一带的地方。所以他就想出了一个“昭穆而建”的方法。
“昭穆”就是古代宗法制度,宗庙或墓地的排列依照始祖居中,后世中偶数排列的位于左方,奇数排列的位于右方。按照这种昭穆次序,自雍正帝之后,凡帝数为偶数的皇帝就葬在西陵,奇数的就葬在东陵。但是这一制度并没有被严格执行。
清东陵中的景陵,位于唐山遵化马兰峪清东陵昌瑞山脚下,清孝陵东侧1公里处。该陵于康熙十五年(1676年)二月十日动工,康熙二十年(1681年)完工。
与康熙帝同葬景陵的有:孝诚仁皇后赫舍里氏(辅政大臣索尼孙女,废太子生母,康熙十三年因难产而死,年仅22岁)、孝昭仁皇后钮祜禄氏(辅政大臣遏必隆之女,康熙十七年逝世)、孝懿仁皇后佟佳氏(佟国维之女,康熙二十八年病逝,死前一天立为皇后)、孝恭仁皇后乌雅氏(雍正帝生母,康熙时为德妃,后尊为皇太后,雍正元年逝世)、敬敏皇贵妃章佳氏(皇十三子怡亲王胤祥生母,康熙时为敏妃,康熙三十八年去世,入葬景陵妃园寝,雍正元年追封为皇贵妃,迁葬景陵)。